FOB、CIF、DDP外贸术语区别:运费谁出?风险怎么分?

“这个订单我们只接受FOB条款。” 第一次和国外客户敲定合作细节,小李就被这句专业术语难住了。FOB到底意味着什么?和常听人提起的 CIF、DDP 有啥差异?运费该谁出?货物运输中出了岔子算谁的责任?
其实,不少外贸新人都曾被这些贸易术语搞得一头雾水。今天,咱们就来把 FOB、CIF、DDP 这三个外贸圈高频出现的术语讲透彻,让你在和客户谈判时心里有底!
FOB(Free on Board 装运港船上交货)
📌 定义
FOB 指的是卖家在装运港把货物装上船,即算完成交货。从那一刻起,货物的风险和费用就转移到买家身上。
📌 责任划分
卖家负责:出口清关、国内运输、装船费用。
买家负责:海运费、保险费、到港清关和进口税费。
📌 常见误区
很多人以为 FOB 下卖家要负责运费,其实错了!一旦货物上船,哪怕在海上丢了,风险都归买家。
👉 适用场景:买家有固定的货代 / 物流资源,更愿意自己掌握运输过程。
CIF(Cost, Insurance and Freight 成本 + 保险 + 运费)
📌 定义
CIF 下,卖家除了负责把货物装船,还要支付海运费和保险费,直至货物到达目的港。
📌 适合货物
大宗货物;买家不熟悉国际物流,希望卖家帮忙安排运输。
📌 风险与费用划分
卖家负责:出口清关、装船费用、海运费、保险费。
买家负责:到港清关、进口税费。
⚠️ 注意:虽然卖家买了保险,但风险依然在买家一方。一旦货物在海上出事,买家只能凭卖家购买的保险索赔。
👉 适用场景:买家物流经验不足,希望卖家帮忙搞定运输,但也要注意保险金额是否足够。
DDP(Delivered Duty Paid 完税后交货)
📌 定义
DDP 是卖家承担责任最重的条款。卖家要负责把货物运到买家指定地点,并且付清关税和进口税。买家几乎只需要坐等收货。
📌 卖家责任最重
国内运输、出口清关、海运 / 空运、到港清关、进口关税、增值税,直至送到买家仓库门口。
📌 风险点
各国关税政策不同,卖家若不了解,很可能亏钱;当地清关要求复杂,可能会导致货物卡关。
👉 适用场景:卖家对目标国市场非常熟悉,有稳定的清关渠道,能承担全部风险和费用。
📊 三者对比一览表
相同点:
均适用于水上运输,交货点为装运港船上;
风险划分一致:货物越过装运港船舷后,风险转移给买家;
出口手续由卖家办理,进口手续由买家办理。
怎么选最合适?
买家实力强、有自己的货代 → 选 FOB
买家想省心,不懂物流 → 选 CIF
卖家强势、掌握全流程 → 可提供 DDP
👉 建议外贸新人刚入行时,多用 FOB,简单、风险可控。等熟悉市场后,再尝试 CIF 或 DDP,为客户提供更多选择。
跨境业务稳定环境:海外代理IP
搞懂贸易术语是 “守规则”,但做好跨境生意,还得有 “强工具” 托底。比如对接国外货代时查物流轨迹、跟进清关时查当地政策、甚至和客户视频沟通细节,都离不开稳定的跨境网络。一旦IP受限、连接卡顿,很可能错过关键节点,影响订单进度。
这里给大家推荐ElfProxy,作为专业的海外代理IP服务商,它覆盖全球200+个主流贸易国家,IP资源稳定且纯净,能有效解决跨境网络连接不畅、IP受限等问题,帮助外贸人更高效地跟进订单、处理清关信息,让跨境业务流程更顺畅。
现在,ElfProxy 还为外贸人准备了专属福利:免费领取700MB动态IP+15条静态IP,更能试用【本土国家 - 原生IP】—— 美国、日本、马来西亚、新加坡等东南亚热门贸易国的原生 IP 应有尽有,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。
想让你的外贸流程少走弯路?趁现在,赶紧通过下方方式联系领取,让专业工具为你的订单保驾护航:
👉【点击Telegram在线联系】\【点击WhatsApp在线联系】